油气井工程专业课教学团队简介

油气井专业课教学团队依托学院雄厚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优势,始终聚焦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与油气钻完井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核心任务。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95%。团队人才结构优良,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1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1人、湖北省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省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负责人1人、钻井工程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人、省级油气钻采系列课程团队负责人1人、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子负责人1人,入选湖北省重大人才项目,楚天学子1人,入选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楚天学者1人。

团队负责人:朱忠喜

团队成员名单:张菲菲、熊青山、孔祥伟、张艳、杨明合、王利华、朱亮、邓桥、杨焕强、吴惠梅、王学迎、吴红建、张迎进、高斐、余义兵、韩虎、孟胡

团队成员具体情况简介如下:

张菲菲:指导研究生60人(毕业11人),获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石油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2024)。指导大创项目1项获国家三等奖2025)、指导国创赛项目1项获国家三等奖(2025);指导学生在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复杂地层长水平段页岩油气安全高效钻井关键技术与应用,湖北省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2.油气钻井井下分时测量与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非常规油气长水平井优快钻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1。

熊青山:石油工程国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石油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负责人,省级“油气钻采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钻井仿真操作》负责人,省级石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技术负责人,主持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9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年均指导学生获国B最高及次高奖3项,获批教学类软著12件,所带班集体被评为“湖北省先进班集体”。具体负责建立了钻井仿真操作实验室、钻井工程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室、钻井模型实验室。此外,与江汉油田合作建立了钻井实习基地,获省部级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主持参与教研项目20项,质量工程项目25项,主持参与科研项目近50项,获批专利6项,发表论文80余篇。

朱忠喜:指导研究生26人,发表教研论文4篇,主持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1项,编写教材2本,指导大创项目8项,省级挑战杯项目获银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孔祥伟:指导研究生10人,发表教研论文2篇,指导大创项目1项,校级1项,出版专著5部,获社会力量(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杨明合:指导研究生15人,发表教研论文2篇;指导大创项目3项,校级教研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

张艳:指导研究生5人(毕业4人),指导大创项目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校级1项,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2次;指导学生在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煤层气钻井井壁稳定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中深层泥页岩地层井壁稳定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疏松砂岩油气藏防砂完井控水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海上油田精细高效防砂忧化技术及工亚化应用,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井壁稳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

王利华:指导研究生5人(毕业3人),指导大创项目2项获省优项目,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疏松砂岩油气藏防砂完井控水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海上油田精细高效防砂忧化技术及工亚化应用,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

邓桥:指导研究生8人(毕业3人),发表教研论文1篇,指导大创项目2项,指导学生在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综合组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威廉官网中国互联网+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2024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

王学迎:指导研究生5人,发表教研论文1篇,指导大创项目3项,校级2项,院级1项;指导学生获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钻完井工程单项组三等奖2项,获社会力量(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入选2024年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楚天学者。

吴惠梅:指导研究生5人(毕业2人),发表教研论文3篇,指导大创项目1项获省优项目(2018-2019),指导学生在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获批2024年度新工科建设项目1项(2024年,课程名称《岩石力学基础》,负责人:李忠慧,参与人:吴惠梅、张艳、翟晓鹏、高斐)。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1.中深层泥页岩地层井壁稳定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疏松砂岩油气藏防砂完井控水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3.海上油田精细高效防砂忧化技术及工亚化应用,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

吴红建:指导研究生1人,指导大创项目5项,院级1项。

余义兵:指导研究生2名,指导大创项目2项;主持校级重点教研项目1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2次;参与主编规划教材1部(井眼轨迹精确测量与分析);获校优秀共产党员1次,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1次。

(不断补充中)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大学路111号

  • 学院办公室:027-69111069

  • 邮箱:petroscience@yangtzeu.edu.cn
  • 教学办公室:  027-69111050/69111092

  • 邮编:430100
  • 学生工作办公室:  027-69111299
  • 院长信箱:ygyzxx@yangtzeu.edu.cn

  • 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  027-69111223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opy; 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国)-中文官方网站|欢迎您 版权所有